新聞動態

你知道嗎,歐洲車險賺錢也不易……
發布時間:2018年01月30日
  

來源:領新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車險都是最核心的財產險業務。在世界范圍內,消費者對車險的需求都是基于兩個事實:第一,車一般是個人除房子以外最值錢的“一件”。第二,機動車也是和平年代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主要“麻煩制造者”(如圖1)。

圖1 數據來源:Swiss Re Future of Motor Insurance 2015

     車險占全世界財產險保費收入的約42%,是各國主流產險公司的必爭之地。同時,世界各國基本都通過立法推行強制第三者責任保險。然而,車險的復雜也在于它部分脫離了保險產品“非渴求品”的屬性,按理來說不那么難賣,但正因為它在社會生活的重要性,也受到諸多立法和監管因素的影響。

英國:20年未實現承保盈利

     英國的車險是自然發育和市場競爭的產物,最初保費是對第三者責任收取統一費用(flat charge)或者按照車輛價格的百分比收取保費。

     然而,很快保險公司意識到,車輛的動力和性能也應該考慮在內。第一家英國專業汽車保險公司Car and General Insurance Corporation Ltd,在1903年簽發保單的時候,首次將車輛的馬力(horse-power)作為厘定保費的因素。

     馬力和車價作為私家車的主要定價系數一直延續到1930年代,后來車輛用途與停放區域也被考慮在內?,F代車險保費定價技術一直在發展,系數不斷精細化。英國市場目前按照六大類從車、從人系數,以及無數細分因子的組合,理論上可以達到10億種組合,可謂實現了一車一價(如圖2)。

圖2 數據來源:MARSH Motor insurance industry report 2015

     但是,縱觀近30年來英國車險的經營數據,發現大多數年份,綜合成本率都在100%之上,110%之上也是常事;費用率一直較為穩定,約為30%,但是近幾年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有上升之勢。

     2013年英國車險在計算準備金釋放之后,實現了近20年以來第一次承保盈利。然而,利潤很快在2014年枯竭,分析師預計2017年行業整體仍無法實現承保盈利。

     監管雖然不干預直接條款費率,但是英國的保險公司卻整天抱怨,各種監管和立法改革一直不斷。而且發布政策的主體也各不相同,有的關于事故人傷的鑒定立法,有的關于準備金釋放標準,金融監管署FCA對于附加產品銷售的限制,競爭與市場署CMD對無賠款優待信息披露的要求,還有稅收政策的調整等等。

歐洲:好車險是用來賠的

     歐洲的整個車險市場盤子約1200億歐元,占非壽險總保費的27.3%,也是第一大險種,由于市場成熟度較高,2004-2014的十年間幾乎沒有什么顯著增長(如圖3)。

圖3 數據來源:Insure Europe European motor insurance markets 2015

     盡管歐洲單一市場制度下,保險公司可以跨國經營而無須額外取得牌照,但歐盟全部經營車險的公司數量也是驚人,2005年居然有1227家,后來逐年下降,到2013年仍有1026家。

     相比英國,歐盟整體車險市場近10年來,綜合成本率控制的較好,鮮有超過100%,呈現出明顯的承保周期特征,一波盈利接一波虧損,然后再一波盈利(如圖4)。

圖4 數據來源:Insure Europe European motor insurance markets 2015 (單位:10億歐元)

     2016年中國車險的綜合賠付率58%,綜合費用率41%,相對于歐洲市場,中國車險市場費率率較高,大多是中介機構獲利。而歐洲近10年來車險的綜合賠付率都在80%以上,甚至一度飆升到將近95%,大部分支出都體現在賠款上(如圖5)。

圖5 數據來源:Insure Europe European motor insurance markets 2015

 對標歐洲,中國的車險貴不貴?

     車險實現整體承保盈利,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件困難的事情,想通過競爭讓車險變得便宜,那也是一廂情愿。如果通過價格戰提高保費份額,只能造成更大的虧損。

     在英國這樣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又有比價網不斷地降低價格,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而近幾年車險價格也依然是一路走高。2017年第3季度的車均保費高達838鎊,對于普通英國人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據英國官方統計,2016年受雇員工的平均工資是27,500磅,那么車險保費就占據年收入的3%。若按照國內有車族年均收入70,000元人民幣來算,國內的車均保費約為2100元人民幣。以這個標準衡量,國內的車險保費可能還有下降空間,但如果手續費剛性,空間也并沒有多大(如圖6)。

圖6 數據來源:英國比價網 Confused.com

     而且英國車險對不同年齡層的收費差異也十分明顯,對于那些熱愛飆車的年輕人,保費更是高得離譜,但這些年輕人收入往往較低,甚至沒有收入(如圖7)。

圖7 數據來源:英國比價網 Confused.com

     17歲左右的年輕司機車均保費高達2272鎊,約為平均年收入的8.3%。這個角度看,中國年輕司機是占了便宜,因為國內一般直接給到地板價,雖然風險因子有所區分,但是并不明顯。

     對標歐洲成熟市場,中國車險的降價空間主要在于實現綜合成本率在結構上的優化,壓縮過高的手續費,實現差異化定價,利用大數據實現根據駕駛行為的定價模式,對不同風險的司機實現區別定價。

     總的來說,車險在全球范圍內都沒有豐厚的承保利潤,但從市場份額、品牌形象、客戶獲取等角度看,又是產險公司的必爭之地。和歐洲市場相比,中國當前的車險市場是“有空間,無退路”?!坝锌臻g”就是說還可以有一定的費用可以繼續擴大市場,“無退路”是如果不做車險又沒有別的現成險種好做,對車險的路徑依賴是很多產險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目前還可以給中介高費用,通過壓縮其他管理成本來勉強維持公司生存。百億以下體量的車險公司在成本攤薄品牌效應和定價能力方面較大公司存在差距,在二次費改后更加凸顯,經營舉步維艱。除了大公司以外,車險市場上,走輕資產路線, 結構偏平化,快速迭代,連接平臺能能突出,強調服務場景化的互聯網保險公司或許會迎來春天。

亚洲系列无码综合久久